2007年1月8日星期一

[文化]毛笔的少年





看Baby IN写的《钢笔少年》,勾起一点思绪。

原文地址

其实钢笔的祖先是毛笔——你以为这是胡说?现代钢笔的结构是:墨水管——储墨;笔尖——毛细作用,引导墨水下流。而毛笔笔头的上半部分就是墨室,笔尖则是无数条毛细管。我们智慧的祖先看到钢笔的直系前身鹅毛蘸水笔(Quill pen),估计会大笑不止。

欧洲还有一些笔,比如毡头笔,还有绘画用的笔刷——这种工具是从泥瓦匠刷墙用的东西发展而来的,连名字也就很直白地叫做"Brush",画家们,就是用刷子涂出了从中古到现代的一切伟大作品。

日本新年有一项活动,叫做「書き初め」
(Kakisome),意思是“试笔”,新年第一次用毛笔写大字,表达新年愿景,一般在元旦的次日进行。每年年初在东京武道馆会进行一个“全日本書初め大会”,参加人数约4000人,大人小孩(小孩比较多)全体趴在地板上一笔一笔地写字,我在电视上见到过——黑压压一大片,蔚为壮观。写的内容不外乎“幸福健康”“世界和平”之类,也有写各种动物花草名字的。

我不知道现在中国小学里面开不开书法课。我上小学的时候,书法课是选修(那时候不叫选修,叫“兴趣小组”),每周二下午3节课后,报了名的小孩们就拎着小塑料篮子去固定的教室——篮子里面是什么?毛笔当然是必不可少的,墨汁、掭笔的砚台、字帖、用来垫在桌上的毡子,还有一块小抹布用来打扫战场。

老师会当堂发下纸来,记得那时发的纸都是发黄的毛边纸,写的内容都一律是“上”“下”“左右”等等,不一会就腻了……也有作业,在描红本上,把用红线勾勒出来的正楷字填满,一笔填不满的时候就再加工一下——于是描红变成了涂色游戏。当时最流行的描红本内容是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”之类,再后来还出现过雷锋日记的描红本。高级班的学生可以不用描红,他们的作业是在米字格里面抄古诗,然后交上去,老师会在写得好的字上面用朱笔画一个圈。然而我终究没有上到高级班,马马虎虎写了两个学期,就借口老师太凶,坚决不去了。枉费了家里特意买的“防漏便携砚台”和爸爸为我做的铜笔帽。

再后来,学国画倒是不必写字了,可是在大作上签名的时候总会禁不住面有赧色。再再后来,当了宣传部的海报突击队员再难看的字也毫无愧色地拿出去贴了,几年下来细看看,写得最好的两个毛笔字,不是别的,是
通知

1 条评论了已经:

匿名 说...

我以前也常常出海报,我那时候的绝技是不管多少字,都能写在一张上!